首页 > 精选知识 >

鞭长莫及造句

2025-10-20 22:15:03

问题描述:

鞭长莫及造句,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0 22:15:03

鞭长莫及造句】“鞭长莫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思是虽然有心去做某件事,但因为力量或能力有限,无法达到目的。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某些事情虽有意愿,却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的情形。

在日常写作和表达中,“鞭长莫及”常被用来形容政府、组织或个人在面对某些问题时的无奈与无力感。下面将通过总结的方式,结合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一、成语释义

成语 鞭长莫及
拼音 biān cháng mò jí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释义 虽然有鞭子,但打不到马肚子,比喻力量或能力达不到目标。
用法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力所不及、无能为力
反义词 得心应手、得逞

二、常见造句示例

场景 造句示例
政府政策 尽管政府想改善民生,但在偏远地区,政策落实仍存在“鞭长莫及”的现象。
企业管理 公司总部对海外分公司的管理有时显得“鞭长莫及”,导致效率低下。
家庭关系 父母虽关心孩子的成长,但随着孩子长大,有时也感到“鞭长莫及”。
教育领域 学校希望提高教学质量,但资源不足使得一些措施难以实施,可谓“鞭长莫及”。
国际事务 在国际事务中,一个国家往往对别国的内政感到“鞭长莫及”,只能表达关切。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用对象:通常用于描述“有心无力”的状态,不适用于完全无心或无意的情况。

2. 语气正式: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较为正式的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搭配得当:需注意前后语境的连贯性,避免造成误解。

4.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将其用于所有“无法做到”的情境,需符合成语的本意。

四、总结

“鞭长莫及”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它不仅可用于描述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也可用于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等复杂问题中的局限性。正确使用这一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能增强文章的深度与说服力。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根据具体语境灵活使用,并注意保持语言自然流畅,以降低AI生成内容的痕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