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的智慧故事中,《穿井得一人》是一则引人深思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一个人为了取水而挖井,却因一句话引发了误解的故事。这则故事不仅富含哲理,还提醒我们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原文如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因为家里没有井,所以需要经常派人到外面去打水。后来他们挖了一口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于是对外宣称:“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这句话被误传为“挖井挖出了一个人”,引起了一阵轰动。消息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他派人去询问丁氏。丁氏解释说,他们只是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并不是真的从井里挖出了一人。最终,这个误会得以澄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传播信息时要力求准确,避免以讹传讹。同时,也强调了对于听到的信息要有辨别能力,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这样的小故事虽然短小精悍,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