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扶贫日是几月几日】“全国扶贫日”是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设立的重要纪念日,旨在弘扬扶贫济困精神,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事业。了解这一节日的日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和参与度。
一、全国扶贫日的设立背景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问题逐步得到缓解,但部分地区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为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国政府于2014年设立“全国扶贫日”。
该节日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回顾和总结扶贫成果,更是为了激励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和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全国扶贫日的具体日期
根据官方规定,“全国扶贫日”定于每年的10月17日。这一日期的选择具有特殊意义:1994年10月17日,联合国第49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消除贫困宣言》,提出“国际消除贫困日”。因此,10月17日也被视为全球范围内的扶贫纪念日。
中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将这一天定为“全国扶贫日”,以彰显国家对扶贫工作的重视。
三、全国扶贫日的意义
| 内容 | 说明 |
| 弘扬扶贫精神 | 鼓励更多人关注弱势群体,践行社会责任 |
| 推动社会参与 | 激发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公益热情 |
| 展示扶贫成果 | 宣传各地扶贫经验,提升政策透明度 |
| 促进乡村振兴 | 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
四、总结
“全国扶贫日”不仅是我国扶贫工作的象征性日子,更是一个凝聚力量、传递温暖的平台。通过这一节日,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能够看到国家和社会各界为此所付出的努力。
每年的10月17日,让我们共同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为实现全面小康、推动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全国扶贫日、10月17日、扶贫精神、精准扶贫、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