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制宣传日是什么节日】全国法制宣传日,又称“国家宪法日”,是中国在每年12月4日设立的一个重要法律宣传节日。这个节日的设立旨在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节日的背景、意义和相关活动,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节日背景
全国法制宣传日最初是在1986年设立的“全国普法宣传日”,后于2014年正式更名为“国家宪法日”。这一节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密切相关,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二、设立目的
- 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意识
- 推动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增强公众对宪法和法律的尊重与信仰
三、主要活动内容
| 活动类型 | 内容说明 |
| 宣传教育 | 各级政府、学校、企业开展法律讲座、知识竞赛等 |
| 法律咨询 | 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群众疑问 |
| 文艺演出 | 通过话剧、小品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 |
| 网络宣传 | 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传播法治文化 |
四、节日意义
全国法制宣传日不仅是对法律知识的普及,更是对法治理念的推广。它让每一位公民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权利与义务,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五、总结
全国法制宣传日是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全民法律素养,推动法治社会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法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为构建更加公正、有序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附:全国法制宣传日简要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节日名称 | 全国法制宣传日 / 国家宪法日 |
| 设立时间 | 1986年(原名),2014年更名 |
| 日期 | 每年12月4日 |
| 核心内容 | 宪法宣传、法律普及、法治教育 |
| 主要目的 |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 |
| 活动形式 | 宣传讲座、法律咨询、文艺演出、网络宣传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全国法制宣传日是什么节日”这一问题,也更能体会到法治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