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中偷闲释义】在古诗词中,“偷闲”是一个常见但富有深意的词语。它常用于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或对现实压力的逃避。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池上》一诗中有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句话表面上是说,人们不了解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偷闲学年轻人那样轻浮。但实际上,这里的“偷闲”并非贬义,而是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 诗句来源: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池上》,全诗为:
>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引申意义:虽然原诗描写的是儿童采莲的场景,但后人常引用“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来表达一种对闲适生活、天真烂漫的向往。
二、“偷闲”的释义分析
| 词语 | 释义 | 用法 | 情感色彩 |
| 偷闲 | 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休息或放松 | 多用于描述在繁忙生活中短暂地享受闲暇 | 中性偏积极,有超脱之意 |
| 偷 | 表示“偷偷地”或“悄悄地”,带有隐秘意味 | 常用于表达不被他人理解的举动 | 贬义或中性 |
| 闲 | 空闲、闲适、清闲 | 强调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积极 |
三、语境中的“偷闲”
在“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中,“偷闲”并非指“偷懒”或“逃避责任”,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闲适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偷闲”一词,表现出自己虽年岁渐长,但仍保持一颗童心,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愉悦。这种“偷闲”是智慧的选择,是对世俗眼光的一种淡然回应。
四、总结
“偷闲”一词在古诗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表示时间上的空隙,更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白居易的诗句中,“偷闲”体现了一种超越年龄限制、追求内心宁静的豁达情怀。这种“偷闲”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重新审视与思考。
结语:
“偷闲”虽字面看似轻佻,实则蕴含深意。它提醒我们,在奔波忙碌之余,也要学会为自己留出一份闲适,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