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抱柱意思】“尾生抱柱”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庄子·盗跖》篇。这个成语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与坚守的故事,常用来比喻人信守承诺、至死不渝的精神。在现代语境中,它也被用来形容一种固执、不知变通的态度。
一、
“尾生抱柱”最早见于《庄子》,讲的是一个叫尾生的人,与女子相约在桥下相见。女子未至,尾生因守诺而不愿离去,最终被洪水淹死,仍紧紧抱住桥柱不放。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对“信”的极端重视,但也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
在今天,“尾生抱柱”多用于形容一个人过于执着于承诺或原则,即使面对现实困境也不愿妥协,有时带有褒义,有时则带有贬义,视语境而定。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成语名称 | 尾生抱柱 |
| 出处 | 《庄子·盗跖》 |
| 故事背景 | 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下见面,女子未至,尾生守诺不离,最终被水淹死。 |
| 原意 | 形容人信守承诺、至死不渝的精神。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过于执着、不知变通,也可表示坚守信念。 |
| 褒贬意义 | 可褒可贬,取决于使用场合。 |
| 文化内涵 | 体现古代对“信”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人性中坚持与固执的两面性。 |
| 相关典故 | “尾生之信”、“抱柱之信”等。 |
三、结语
“尾生抱柱”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古人对诚信的追求。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避免陷入盲目坚守而忽视现实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