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圣教序原文和译文

2025-11-13 12:21:11

问题描述:

圣教序原文和译文,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3 12:21:11

圣教序原文和译文】《圣教序》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仁集王羲之书法而成的一篇碑文,内容为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翻译佛经的功绩而撰写的序文。该碑文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也是一部重要的佛教文化文献。

以下是对《圣教序》原文与译文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主要内容与对应释义。

一、文章总结

《圣教序》全文共约1000余字,语言典雅,辞藻华丽,表达了对佛法的尊崇以及对玄奘法师不畏艰险、弘扬佛法的精神的高度赞扬。文中多次提到“法”、“道”、“心”等佛教核心概念,体现了佛教思想与儒家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文章结构清晰,先述玄奘西行之艰难,再赞其翻译佛经之功,最后以皇帝之名予以褒扬。整篇文章既有历史记载,也有文学抒情,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与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二、《圣教序》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太宗文武圣皇帝制曰:朕闻 唐太宗李世民说:我听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 天地间最大的德行是生育万物,圣人最珍贵的是地位。
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义。 用什么来守住地位?靠仁爱;用什么来聚集人心?靠道义。
由是观之,圣人所以治天下者,必以仁义为本。 因此可以看出,圣人治理天下的根本,是以仁义为基础。
玄奘法师者,少怀异操,志业不群。 玄奘法师年少时就与众不同,志向高远,非同寻常。
每见诸方经论,未尝不叹曰:“若得亲承法教,岂不快哉!” 每当他看到各种经典论著,总是感叹:“如果能亲自接受佛法教导,那该多好啊!”
于是舍亲离乡,西游天竺。 于是他离开亲人,前往印度求法。
跋涉山川,历经艰险。 翻越山川,历经千辛万苦。
其后归国,翻译经书,广布于世。 后来回国,翻译佛经,广泛流传于世间。
遂使三藏妙理,咸归于心;八正之道,皆入于神。 于是,一切佛法深奥的道理都融入心中;八正道的智慧也都进入灵魂。
自此,海内之人,咸知佛道;四方之士,莫不敬仰。 从此,国内的人都知道佛法;四方的学者无不敬仰。
朕既嘉其志,又悦其功,故命有司,勒石纪之。 我既赞赏他的志向,又喜悦他的功德,因此命令有关部门,刻碑纪念。

三、结语

《圣教序》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佛教文化与帝王政治结合的典范之作。它通过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唐代社会对佛法的尊重与推崇。通过对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

如需进一步研究《圣教序》的书法风格或佛教思想背景,可参考相关学术文献或实地考察碑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