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是什么意思】“志大才疏”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实际才能或能力却不足以实现这些志向。这个成语常带有惋惜或批评的意味,表示虽然目标高远,但缺乏相应的实力。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志大才疏 |
拼音 | zhì dà cái shū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志大才疏,不能为世所用。” |
含义 | 有远大志向,但才能不足,难以实现理想。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感叹他人,也可自谦。 |
近义词 | 志大言虚、心高气傲、才疏学浅 |
反义词 | 才高八斗、才智过人、德才兼备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子 |
工作场合 | 小李志向远大,但工作能力一般,同事觉得他“志大才疏”。 |
学习环境 | 老师提醒学生不要“志大才疏”,要脚踏实地学习。 |
自我反思 | 有人自嘲自己“志大才疏”,希望提升自身能力。 |
三、总结
“志大才疏”是一种对个人志向与能力不匹配状态的描述。它既可能是一种客观评价,也可能是一种自我警醒。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远大理想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真正做到“志”与“才”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志大才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