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是哪几年】“十一五”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简称,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该规划的实施时间是从2006年到2010年,共五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发展阶段之一,“十一五”期间,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十一五”的时间范围及相关内容,以下是对这一时期的基本总结,并附上相关表格进行直观展示:
一、
“十一五”规划是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战略部署。它是在“十五”计划(2001-2005)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重点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在这一阶段,中国成功应对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也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规划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简称“十一五”) |
| 实施时间 | 2006年—2010年 |
| 背景 | 在“十五”计划的基础上,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 核心目标 |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 主要特点 | 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环境保护 |
| 成就亮点 | 经济持续增长,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加快;民生改善明显;国际影响力增强 |
| 社会影响 | 提升了民众生活质量,缩小了城乡差距,增强了国家综合实力 |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展示,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十一五”规划的时间范围及其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的政策和实践为后续“十二五”“十三五”等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