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资料100字圆明园毁灭简介】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始建于1709年,被誉为“万园之园”,融合中西建筑艺术,收藏无数珍贵文物。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为报复清政府的抵抗并迫使开放通商,入侵北京,对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烧毁与掠夺,造成大量文化遗产损毁。此后,圆明园逐渐荒废,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象征。
圆明园概况与毁灭简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建造时间 | 1709年(康熙年间) |
| 地理位置 | 北京西北郊,现属北京市海淀区 |
| 建筑风格 | 中西合璧,集中国传统园林与西方建筑于一体 |
| 文化价值 | 收藏大量文物、古籍、艺术品,代表清代皇家文化高峰 |
| 毁灭时间 |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 毁灭原因 | 英法联军为报复清政府并迫使开放通商,纵火焚烧并劫掠文物 |
| 后果 | 园林被毁,文物散失,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象征 |
| 现状 | 遗址保存部分遗迹,设有遗址公园,供人参观与纪念 |
通过这段简要总结和表格形式,可以清晰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及其毁灭过程,有助于加深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