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原文: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意解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描述的是在四月的时候,人间的花朵已经凋谢殆尽,春意逐渐消退。然而,“山寺桃花始盛开”,在高山寺庙附近的桃花却刚刚绽放,与人间的春光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现象反映了大自然的奇妙规律,也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然景观差异的观察和感悟。
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人们常常遗憾春天离去,却不知它其实悄悄地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这种转变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可以被看作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隐喻——失去的未必真正消失,而是在别处重新出现。
翻译:
In the human world, all flowers have withered by April;
At the mountain temple, peach blossoms begin to bloom.
I always lament that spring has gone and cannot be found;
But I did not know it had come here instead.
通过这首诗,白居易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变化之美,同时传递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便面对失落或遗憾,也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新希望与美好。
希望以上解读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