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是什么含义】“食言而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算数、违背诺言,事后却因失信而获得利益或好处。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批评的是那些不讲信用、背信弃义的人。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食言而肥 |
| 拼音 | shí yán ér féi |
| 出处 | 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今君既葬,而以卫为不能,是食言也。” |
| 含义 | 指人说了话不兑现,事后却因失信而获利。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不守信用的行为,也可用于自嘲。 |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
| 反义词 | 一诺千金、言而有信、信守承诺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食言而肥”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指某人违背诺言,导致自己陷入困境,但后来引申为因失信而得到好处。在现代汉语中,“食言”指的是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肥”则比喻因失信而获得的利益或好处。
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诚信的重视,也提醒人们要言行一致,遵守承诺。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批评他人 | “你答应帮我搬家,结果临时变卦,这简直是食言而肥。” |
| 自我反思 | “我之前说好今天完成任务,结果没做到,真是食言而肥。” |
| 社会评论 | “某些企业为了盈利,不顾合同约定,这是典型的食言而肥行为。” |
四、总结
“食言而肥”是一个带有强烈道德评判色彩的成语,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场交往中,守信都是建立信任和长期关系的基础。一旦失信,不仅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后果。因此,我们应时刻谨记:言而有信,才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