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一个充满传统气息的日子——端午节。清晨,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给房间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我揉着惺忪的睡眼,闻到了空气中飘来的粽叶香气。这味道让我瞬间清醒,也勾起了我对节日的记忆。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妈妈总会早早起床准备包粽子。她把糯米泡好,再将粽叶一片片洗净、煮软,然后熟练地卷成三角形的小筒,填满馅料,最后用细绳扎紧。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技巧。而我总是喜欢在一旁帮忙,虽然经常弄乱材料,但妈妈从未责怪过我,反而笑着鼓励我多尝试几次。
今年的端午节,我决定自己动手包一次粽子。虽然买来了现成的材料,可操作起来才发现并不容易。粽叶怎么才能卷得整齐?米放多少才合适?这些问题让我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子。不过,在多次失败后,终于做出了几个像模像样的粽子。看着它们歪歪扭扭地躺在锅里,我的心里竟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除了包粽子,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比如插艾草、挂菖蒲,据说可以驱邪避灾;赛龙舟则是这项传统节日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电视上正在直播各地的龙舟比赛,鼓声震天,选手们齐心协力划桨向前冲,那种团结奋进的精神让人热血沸腾。我也忍不住跟着屏幕一起欢呼,仿佛置身于那热闹非凡的赛场之中。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粽子、聊家常。桌上摆放着各种口味的粽子,有甜的豆沙馅儿,也有咸的肉馅儿,每一口都带着家的味道。爸爸讲起了他小时候的故事,说那时候物资匮乏,但每逢端午节,母亲总会想尽办法为孩子们准备一顿丰盛的饭食。听着这些温馨的话语,我不禁感慨,时代在变化,但那份对亲情的珍视与传承却始终如一。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翻看手机上的资料,了解到端午节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纪念屈原的日子,它更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人们通过这个节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节日,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窗外依旧灯火阑珊,耳边传来阵阵蛙鸣虫叫。这个端午节,因为亲手包粽子而显得格外特别。我相信,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些美好的记忆都会深深镌刻在我的心底,成为永远珍贵的一部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