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什么意思出自何处】“国士无双”是一个常被用来形容杰出人才的成语,意思是“国家中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的人才”。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某人能力的高度认可,也蕴含着对其品德和贡献的极高评价。
那么,“国士无双”这个词究竟出自何处?它的历史背景和用法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释义
成语 | 国士无双 |
拼音 | guó shì wú shuāng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含义 | 国家中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的人才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有杰出才能或品德的人 |
二、出处考证
“国士无双”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文中提到韩信时,曾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他将领容易得到,但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却是国家中独一无二的。
韩信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功勋卓著。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的评价极高,称其为“国士无双”,体现了他对韩信军事才能和忠诚品德的高度赞赏。
三、成语演变与使用
虽然“国士无双”最初是用来形容韩信的,但在后世,它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赞美之词,广泛用于表彰那些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
例如:
- 在现代,人们常用“国士无双”来形容钟南山、袁隆平等在各自领域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 在文学作品中,也常出现类似表达,如小说、剧本中对英雄人物的赞誉。
四、总结
“国士无双”是一个源自《史记》的成语,原意是指国家中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的人才。它最初用于称赞韩信,后来发展为一种普遍的赞美方式,适用于各行各业中的杰出人物。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国士无双 |
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原意 | 国家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
使用对象 | 杰出人才(多指军事、政治、文化等) |
现代用法 | 赞美有卓越贡献的人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士无双”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感,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着激励和褒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