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出伏天】「出伏」是中國傳統節氣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主要與夏季的「三伏天」有關。三伏天是指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通常在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持續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止。而「出伏」則是指三伏天結束的時間點。
以下為「出伏」的具體時間總結:
什麼時候出伏天?
根據農曆與陰陽五行的計算方式,三伏天的長度不固定,一般為30天或40天。而出伏的時間,則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有所變化。以下是近年來的部分年份出伏時間參考:
| 年份 | 出伏日期(公歷) | 出伏日期(農曆) | 
| 2021 | 8月20日 | 七月十三 | 
| 2022 | 8月21日 | 七月廿四 | 
| 2023 | 8月20日 | 七月廿五 | 
| 2024 | 8月25日 | 八月初一 | 
| 2025 | 8月26日 | 八月初二 | 
> 注意:以上數據為大致參考,具體以當年的官方節氣公告為準。
總結
「出伏」代表著三伏天的結束,也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進入漸漸涼爽的季節。了解出伏時間,有助於人們調整生活節奏、飲食習慣和作息安排。
如果你想知道某一年的具體出伏時間,可以通過查詢當年的節氣表或諮詢專業的農曆工具進行確認。
小知識
- 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
- 出伏:通常在立秋之後,但不一定與立秋同一天。
- 三伏天的計算方式:以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起始,最後一個庚日為末伏終止。
希望這篇內容能幫助你更清楚地了解「出伏」的時間與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