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奔命的故事和含义简短】“疲于奔命”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四处奔波、身心俱疲的状态。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战争与生活场景,常用于描述人在压力下不断忙碌却无法得到休息的情况。
一、故事背景
“疲于奔命”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讲述的是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当时晋军在战场上被楚军追击,士兵们在逃跑过程中不断奔跑,疲惫不堪,最终因体力不支而失败。后人用“疲于奔命”来形容那种不断奔波却毫无成效的状态。
二、成语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疲于奔命 |
拼音 | pí yú bēn mìng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含义 | 形容人因过度劳累或奔波而筋疲力尽,没有时间休息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工作、生活中的忙碌状态 |
近义词 | 忙得不可开交、应接不暇 |
反义词 | 闲庭信步、悠然自得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疲于奔命”常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生活、工作而不断奔波,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这种状态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因此,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是避免“疲于奔命”的关键。
四、总结
“疲于奔命”不仅是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更是对现代人精神压力的一种写照。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找到平衡点,才能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