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 摘抄和赏析】鲁迅的《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参加迎神赛会的经历,以及在准备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压抑与无奈。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束缚,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童真的怀念。
一、
《五猖会》以鲁迅童年时一次去观看“五猖会”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父亲在出发前强迫他背诵《鉴略》的情节。这一情节不仅让鲁迅感到痛苦,也让他第一次意识到权威与自由之间的冲突。文章通过回忆的方式,展现了封建家庭中对孩子个性的压制,同时也流露出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二、摘抄与赏析表
原文摘抄 | 赏析说明 |
“我至今还记得,我儿时最高兴的是过年,其次是看五猖会。” |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节日的热爱,也为后文的压抑做铺垫。 |
“父亲就站在我背后,说:‘你读完书再去看会吧!’” | 父亲的命令体现了封建家长制的威严,也暗示了孩子的自由被剥夺。 |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到父亲面前。” | 展现了孩子内心的不安与顺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儿童心理的忽视。 |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 用比喻手法表达出被强制学习带来的打击与失落感。 |
“我却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快,而且觉得这正是我应该做的。” | 表现出孩子对权威的盲目服从,也反映出封建教育的深刻影响。 |
“然而,我从此以后,总觉得这五猖会的热闹,似乎并不如从前那样有趣了。” | 隐含了对童年纯真消失的感慨,以及对现实压抑的无奈。 |
三、结语
《五猖会》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深沉,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鲁迅通过对一次普通看会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儿童成长的困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由与童真的深切向往。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回顾,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