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三顾茅庐解释及出处

2025-09-18 19:04:16

问题描述:

三顾茅庐解释及出处,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9:04:16

三顾茅庐解释及出处】“三顾茅庐”是中国古代一个广为流传的历史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诚心诚意地邀请或拜访某位有才能的人,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与重视。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三顾茅庐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含义 指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草屋去请他出山,后用来形容礼贤下士、诚心求才的行为。
用法 多用于形容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也可用于描述多次请求或拜访某人。
近义词 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三访贤士
反义词 傲慢无礼、轻视人才、不屑一顾

二、出处说明

项目 内容
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原文节选 “凡三往,乃见。”(意为:刘备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为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四处寻找贤才。经徐庶推荐,得知隐居南阳的诸葛亮才华出众,遂亲自前往拜访。
故事发展 刘备第一次去时,诸葛亮不在;第二次再去,仍未遇到;第三次终于见到,并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三、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三顾茅庐”不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在今天,这一典故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 对人才的尊重:无论是在企业还是组织中,对人才的重视是成功的关键。

- 坚持与诚意:三次拜访体现出刘备的执着与诚意,这在现代社会中也值得借鉴。

- 知人善任:刘备能识别诸葛亮的才华并给予信任,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四、总结

“三顾茅庐”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对人才的敬重与追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重要人物或关键机会时,应以诚心和耐心去争取,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