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全七册)
小说相关信息
书名: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全七册)
作者:李明轩
出版社:东方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ISBN:978-7-5688-1234-5
定价:¥598.00
书籍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是一部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历程的鸿篇巨制。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从先秦诸子到近现代文学,将数千年的文学批评思想进行了深入挖掘与解读。作者通过丰富的史料、严谨的考证以及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文学批评的演变轨迹及其对世界文学理论的独特贡献。书中不仅涵盖了诗歌、散文、戏曲等传统文体的批评理论,还探讨了文学批评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全景式的文学批评画卷。
本书语言流畅、内容详实,适合对中国文学批评感兴趣的学者、学生及普通读者阅读。作为一套完整的学术著作,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参考书,更是一部兼具普及性和专业性的经典之作。
自编目录章节
第一册:先秦至两汉文学批评的起源与发展
1. 先秦文学批评的思想萌芽
- 孔子与儒家诗学的形成
- 老庄道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2. 汉代文学批评的体系化尝试
- 扬雄与刘勰的早期探索
- 《毛诗序》中的美学观念
第二册: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繁荣
1. 建安风骨与文人集团的崛起
- 曹丕《典论·论文》的意义
- 嵇康、阮籍的自然主义批评
2.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特点
- 萧统与《文选》的编纂理念
- 颜之推的实用主义观点
第三册:唐代文学批评的巅峰
1. 初唐四杰与律诗批评
- 王勃、杨炯的创新精神
- 上官仪的格律规范论
2. 盛唐时期的审美追求
- 杜甫的现实主义批评
- 李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
3. 中晚唐的多元化发展
- 白居易的通俗文学主张
- 司空图的意境论探析
第四册:宋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1. 宋代理学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 朱熹的理学思想与诗学结合
- 陆九渊的心学对文学的影响
2. 苏轼的综合型批评模式
- 对前人作品的多角度评析
- “文以载道”的新诠释
3. 辛弃疾与词学批评的兴盛
- 词体创作的规范化
- 姜夔的音乐性探讨
第五册:元明清文学批评的延续与深化
1. 元代杂剧批评的兴起
- 关汉卿的戏剧美学
- 王实甫的《西厢记》批评
2. 明代文学批评的多样化
- 李贽的“童心说”与个性解放
- 徐渭的狂草风格与文学关联
3. 清代文学批评的总结性特征
- 金圣叹的小说评点艺术
- 曹雪芹的《红楼梦》批评
第六册:近代文学批评的转型
1. 晚清时期文学批评的变革
- 康有为的维新派主张
- 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与文学改革
2. 民国初期的文学批评潮流
- 胡适的白话文运动
- 鲁迅的文化批判与小说评论
3. 张爱玲与五四文学的反思
- 现代女性视角下的文学批评
第七册:当代文学批评的多元格局
1.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
- 改革开放后的文学思潮
- 王蒙、莫言等作家的批评实践
2. 数字时代文学批评的挑战与机遇
- 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
- 大众文化的文学价值讨论
3. 中国文学批评的全球化视野
- 与其他国家文学批评的比较研究
- 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展望
---
这套书通过对历史长河中不同阶段文学批评的细致剖析,既展示了中国文学批评的深厚底蕴,也揭示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意义。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个人兴趣,都值得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