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故事介绍是什么】“毛遂自荐”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故事,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门下的门客毛遂在关键时刻主动请缨,帮助赵国化解危机,从而成就了一段佳话。
一、故事总结
毛遂是赵国平原君门下的一个门客,地位不高,平时不显山露水。有一次,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援。平原君打算带二十个门客同行,但选来选去只挑出十九人,剩下一人无法确定。
这时,毛遂主动站出来,向平原君请求加入。平原君起初并不重视他,认为他没有特别的才能。毛遂则以坚定的态度表示:“我虽无大才,但也有自荐的勇气。”最终,平原君同意了他的请求。
在楚国,平原君与楚王商谈时,谈判陷入僵局。其他门客都无计可施,只有毛遂挺身而出,直接向楚王陈述利害关系,说服楚王出兵援助赵国。最终,楚王答应出兵,赵国得以保全。
这个故事体现了毛遂敢于担当、勇于表现自己的精神,也说明了“有才者不一定要等待他人发现,有时候主动争取才是关键”。
二、故事要点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故事出处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主角 | 毛遂 |
背景 | 秦国攻赵,赵王派平原君赴楚求援 |
关键事件 | 毛遂主动请缨,成功说服楚王出兵 |
核心寓意 | 勇于自荐、敢于担当、自信与机遇并存 |
成语含义 | 自己推荐自己,表现自我价值 |
历史影响 | 成为后世推崇的“自荐”典范 |
三、结语
“毛遂自荐”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敢于表达自己、展现能力,往往能改变命运。在当今社会,这种“自荐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