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厉什么意思】“声色俱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说话时语气严厉、态度强硬,甚至带有威胁性。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声音的严厉,也包含了表情的严肃,因此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表达意见或批评时态度非常坚决。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声色俱厉 |
| 拼音 | shēng sè jù lì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言辞声色,俱厉。” |
| 含义 | 形容说话或态度非常严厉、生气,语气和脸色都很严肃。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对他人进行指责、批评或警告时的态度。 |
| 近义词 | 声如洪钟、怒气冲冲、气势汹汹 |
| 反义词 | 温和可亲、柔声细语、和颜悦色 |
二、详细解释
“声色俱厉”由“声”、“色”、“俱”、“厉”四字组成:
- 声:指说话的声音;
- 色:指人的脸色、表情;
- 俱:表示“都”、“全部”的意思;
- 厉:意为“严厉”、“凶狠”。
合起来就是:说话的声音和脸上的表情都非常严厉。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绪外露,通常用于形容人在情绪激动时的表现,尤其是在面对错误行为或不当言论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或愤怒。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工作场合 | 领导对员工迟到的行为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一番。 |
| 家庭教育 | 父亲看到孩子考试不及格,声色俱厉地责备他不努力。 |
| 公共场合 | 老师在课堂上对扰乱纪律的学生声色俱厉地训斥。 |
四、注意事项
1. “声色俱厉”虽然表示严厉,但并不一定代表恶意,更多是表达一种坚定的态度。
2. 在正式写作中,使用该成语需注意上下文是否合适,避免显得过于生硬或不近人情。
3. 与“声嘶力竭”不同,“声色俱厉”更侧重于语气和表情的严厉,而“声嘶力竭”则强调声音的高亢和疲惫感。
五、结语
“声色俱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能够准确传达出一个人在表达不满或批评时的强烈情绪。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恰当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不过,也要注意场合和对象,避免因语气过重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