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瓮中捉鳖的典故

2025-10-29 08:39:03

问题描述:

瓮中捉鳖的典故,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08:39:03

瓮中捉鳖的典故】“瓮中捉鳖”是一个常见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已经稳操胜券,对方无处可逃,如同在瓮中捕捉甲鱼一样容易。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的战争故事,具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和生动的比喻意义。

一、典故来源

“瓮中捉鳖”的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争霸,双方在邲地展开大战。楚军战败后,晋军追击楚军,楚军溃败,逃入一个瓮(陶制容器)中,被晋军包围,最终被俘。从此,“瓮中捉鳖”便成为形容敌人陷入绝境、无法逃脱的成语。

二、成语释义

词语 含义
陶制容器,常用于盛水或酒
里面
抓捕
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类似鳖

整体含义是:将鳖关在瓮中,无法逃脱,比喻敌人已陷入困境,轻易可擒。

三、使用场景

“瓮中捉鳖”常用于以下情境:

- 描述对敌人的胜利在握

- 表示对局势的掌控

- 用于军事、政治、商业等领域的策略分析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瓮中捉鳖”的关系
束手就擒 无抵抗地被擒获 近义词,强调被动接受
釜底抽薪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义词,强调主动出击
坐以待毙 等待死亡 近义词,强调被动等待

五、现代应用

在现代语境中,“瓮中捉鳖”多用于描述战略上的优势地位,例如:

- 商业竞争中,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对手难以反击;

- 政治斗争中,某方已掌握关键证据,对手无法翻盘;

- 军事行动中,敌军已被包围,无法逃脱。

六、总结

“瓮中捉鳖”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强敌时,应善于利用局势,把握时机,做到“以逸待劳”。同时,也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避免自己成为“瓮中之鳖”。

项目 内容
典故来源 《左传·宣公十二年》
成语含义 敌人陷入绝境,无法逃脱
使用场景 战争、政治、商业等
近义词 束手就擒、坐以待毙
反义词 釜底抽薪
现代应用 战略优势、局势掌控

通过了解“瓮中捉鳖”的典故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深意,也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