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何厌之有的出处是哪里

2025-08-19 14:27:29

问题描述:

何厌之有的出处是哪里,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9 14:27:29

何厌之有的出处是哪里】“何厌之有”是一个常见的文言短语,常用于表达某种行为或态度的合理性。它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原文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不过,真正出现“何厌之有”的句子是在《左传·僖公十五年》中的一段对话:

> “秦穆公与晋惠公战于韩原,晋师败绩。秦获晋君。……秦伯曰:‘吾与晋君皆为诸侯,何厌之有?’”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穆公说:“我和晋君都是诸侯,有什么满足不了的呢?”这里的“何厌之有”表示“有什么不满足的”,引申为“还有什么可贪求的”。

“何厌之有”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是春秋时期秦穆公对晋国国君所说的话。原意是“有什么不满足的”,后被用来形容一种谦逊、知足的态度,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表示对方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好处,不应再有更多要求。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何厌之有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
原文句子 “秦伯曰:‘吾与晋君皆为诸侯,何厌之有?’”
出处背景 春秋时期秦穆公与晋惠公之间的战争及谈判
释义 有什么不满足的;引申为知足、不贪心
现代用法 多用于劝人知足,或讽刺他人得寸进尺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何厌之有”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体现了古代政治家在处理外交关系时的智慧与语言艺术。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