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相思之苦的句子72句】“描写相思之苦的句子72句”是一组集中表达思念、牵挂与痛苦情感的文字。这些句子或古雅深沉,或直白动人,展现了人们在无法相见时内心的煎熬与无奈。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文学作品,相思之苦都是永恒的主题之一。
以下是对这72句描写相思之苦的经典句子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来源与代表意义:
| 序号 | 句子内容 | 来源/出处 | 代表意义 |
| 1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 李白《三五七言》 | 表达对重逢的渴望与当下的孤独 |
| 2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表现离别后的思念与无尽等待 |
| 3 | 红烛泪干人未眠,独坐愁城夜如年。 | 古代诗句 | 描写深夜孤寂,思念成疾 |
| 4 |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汤显祖《牡丹亭》 | 强调感情的自然萌发与深切 |
| 5 |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楼云雨无凭处。 | 秦观《鹊桥仙》 | 表达无法传递思念的无奈 |
| 6 |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佚名 | 提醒珍惜眼前人,勿等失去 |
| 7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鹊桥仙》 | 表达超越时间的深情 |
| 8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李商隐《锦瑟》 | 回忆过往,感慨人生无常 |
| 9 | 山长水阔知何处? | 晏殊《蝶恋花》 | 表达对远方之人的牵挂 |
| 10 |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 | 用自然景象寄托思念之情 |
| 11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表达思乡与思人并存的情感 |
| 12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 元好问《摸鱼儿》 | 强调爱情的强烈与执着 |
| 13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 | 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 |
| 14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欧阳修《踏莎行》 | 用比喻表现相思绵长 |
| 15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 柳永《蝶恋花》 | 描绘孤独中产生的忧郁情绪 |
| 16 |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 晏殊《玉楼春》 | 表达相思的无限延伸 |
| 17 |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 苏轼《江城子》 | 表达无法诉说的相思之苦 |
| 18 | 梨花落尽柳烟轻,梦里相逢不识情。 | 古代诗句 | 表现梦境中的相思与现实的隔阂 |
| 19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 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
| 20 |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 表达无人理解的孤独与苦闷 |
| 21 |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 用月光变化形容思念的加深 |
| 22 | 一寸相思一寸灰,寸寸相思寸寸哀。 | 古代诗句 | 形容思念带来的痛苦与悲伤 |
| 23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佛经 | 表达坚持与希望 |
| 24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感伤 |
| 25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李商隐《无题》 | 表达心灵相通的默契与遗憾 |
| 26 |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 晏殊《玉楼春》 | 表达多情者的痛苦 |
| 27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蒋捷《一剪梅》 | 用季节变化暗示时间流逝与思念 |
| 28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柳永《雨霖铃》 | 描写离别后的孤独与迷茫 |
| 29 |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 陆游《秋思》 | 表达长期离别的苦楚 |
| 30 |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 周邦彦《少年游》 | 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 |
| 31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 表达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失落 |
| 32 |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照西楼。 | 李煜《虞美人》 | 表达失意后的心灰意冷 |
| 33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李清照《声声慢》 | 描写凄凉环境下的孤独与思念 |
| 34 |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李煜《清平乐》 | 用春草比喻离愁的蔓延 |
| 35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 用江水比喻无尽的愁绪 |
| 36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 | 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祝愿与思念 |
| 37 |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杨慎《临江仙》 | 表达对过往的释然与豁达 |
| 38 | 万里江山万里愁,千秋功罪千秋口。 | 古代诗句 | 表达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
| 39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己亥杂诗》 | 表达无私奉献与深情 |
| 40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 表达国破家亡时的忧愁与思念 |
| 41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表达忠贞不渝的情怀 |
| 42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屈原《离骚》 | 表达孤独与坚守 |
| 43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 | 表达淡泊名利,心境宁静 |
| 44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 | 表达坚定信念与希望 |
| 45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李白《送友人》 | 表达对友人的牵挂与祝福 |
| 46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 表达自然之美与内心平静 |
| 47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 表达志向高远与胸怀开阔 |
| 48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杜甫《春夜喜雨》 | 描写夜晚的寂静与孤灯的温暖 |
| 49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哲思 |
| 50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 描写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 51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 表达秋日的萧瑟与孤独 |
| 52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表达对宇宙与人生的思索 |
| 53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 表达及时行乐的态度 |
| 54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李白《将进酒》 | 表达自信与乐观精神 |
| 55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 表达豪迈与自信 |
| 56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揭示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 |
| 57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表达仁爱与关怀 |
| 58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表达壮志与豪情 |
| 59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表达豪放不羁的精神 |
| 60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敬仰 |
| 61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色 |
| 62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 | 表达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 |
| 63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描写西湖美景与诗人情感 |
| 64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朱熹《观书有感》 | 表达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 65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 表达困境中的希望与转机 |
| 66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描写元宵节的热闹与浪漫 |
| 67 |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 陆游《钗头凤》 | 表达爱情的挫折与痛苦 |
| 68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描写边塞的艰苦与思乡之情 |
| 69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 表达时光流逝与记忆重现 |
| 70 | 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 | 表达寂寞与孤独的情绪 |
| 71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表达壮志未酬的悲愤 |
| 72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龟虽寿》 | 表达老当益壮、永不放弃的精神 |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相思之苦的深刻体会与细腻表达。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精华,更是情感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代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体会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与牵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