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目而视如何理解】“侧目而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斜着眼睛看”,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感到不屑、轻视、愤怒或不以为然的态度。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广泛应用,但其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需要结合语境来准确理解。
以下是对“侧目而视”的详细解析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侧目而视 |
拼音 | cè mù ér shì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樊哙侧目而视,怒发上冲冠。” |
本义 | 斜着眼睛看,表示轻蔑、不满或警惕 |
引申义 | 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轻视、敌意或不信任 |
二、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具体表现 |
表达轻视 | 如:“他对那些无能的人总是侧目而视。” |
表达不满 | 如:“她对这种不公平的做法侧目而视。” |
表达警惕 | 如:“他看到陌生人靠近时,侧目而视,神色戒备。” |
文学描写 | 常用于描写人物情绪,增强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问题 | 解析 |
误用为“看一眼” | “侧目而视”强调的是态度,而非单纯的“看一眼”。 |
误用于正面情绪 | 该词多用于负面情绪,如轻视、愤怒等,不宜用于正面评价。 |
忽略语境 | 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避免断章取义。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瞧不起、不屑一顾、冷眼旁观、另眼相待 |
反义词 | 尊敬、重视、正视、关注 |
五、总结
“侧目而视”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成语,主要表达对他人或事物的轻视、不满或警惕。它不仅在口语中常用,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被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避免因误用而导致沟通障碍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