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不约而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同时做出相同的反应或行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无意中一致”,而不是有预谋的协作。
一、
“不约而同”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之相知,贵相知心;人之相敬,贵相敬道。虽无言而心通,虽不约而同。”意思是:人们之间的了解,贵在彼此心灵相通;人们之间的尊敬,贵在彼此遵循道义。即使没有言语交流,也能心意相通;即使没有事先约定,也能行动一致。
在现代汉语中,“不约而同”常用来形容多个不同的人或事物,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同时做出相同的选择、行为或反应。这种一致性往往带有偶然性,但又显得非常自然。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不约而同 |
拼音 | bù yuē ér tóng |
释义 | 没有事先约定,却同时做出相同的反应或行为。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多人或事物在没有事先沟通的情况下,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或观点。 |
近义词 | 不谋而合、异口同声、不期而遇 |
反义词 | 各执己见、各自为政、分歧严重 |
例句 | 他们两人在不同的地方,却都选择了同样的职业道路,真是不约而同。 |
三、使用场景示例
- 日常生活:两个人同时到达一个地点,没有提前联系。
- 工作场合:多个部门在没有讨论的情况下,提出了相似的解决方案。
- 社会现象: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同一个时间点,自发组织了类似的活动。
四、注意事项
- “不约而同”强调的是“无意中一致”,而非有意为之。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能随意替换为“不谋而合”等近义词,因为它们之间有细微差别。
- 在正式写作中,建议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以增强表达效果。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约而同”的含义和用法,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