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简】温庭筠(约812—866),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原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他是晚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文人之一,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被誉为“花间派”鼻祖。他的作品风格婉约细腻,情感丰富,语言华丽,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一、生平简介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温庭筠 |
字 | 飞卿 |
出生年份 | 约812年 |
去世年份 | 约866年 |
籍贯 | 太原(今山西) |
后迁居 | 下邽(今陕西渭南) |
职业 | 诗人、词人 |
代表流派 | 花间派 |
二、文学成就
温庭筠以诗著称,尤擅辞藻华丽的近体诗,但他在词的创作上更具突破性。他的词作多描写闺阁女子的内心世界,风格婉约,用词精炼,意境幽远,奠定了花间词派的基础。他与韦庄并称为“温韦”,是晚唐词坛的双璧。
项目 | 内容 |
主要文体 | 诗歌、词 |
代表作品 | 《菩萨蛮》《梦江南》《更漏子》等 |
文学风格 | 婉约细腻、辞藻华丽、情感丰富 |
历史地位 | 花间派鼻祖、晚唐词坛代表人物 |
三、代表作品赏析
温庭筠的词作中,《菩萨蛮》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组,共五首,描绘了女子在春日中的孤独与思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品名称 | 内容节选 | 作者 | 类型 |
《菩萨蛮》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 温庭筠 | 词 |
《梦江南》 |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 温庭筠 | 词 |
《更漏子》 |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 | 温庭筠 | 词 |
四、历史评价
温庭筠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已受到高度认可,但由于其仕途不顺,生活潦倒,使得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些悲情色彩。然而,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
评价内容 | 说明 |
评价者 | 后世文人、文学评论家 |
评价特点 | 好评为主,但也有人批评其过于艳丽 |
影响范围 | 对宋词发展有重要影响 |
当代地位 | 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人物 |
五、结语
温庭筠作为晚唐时期的杰出文人,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更在词的创作上开风气之先。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虽然他一生坎坷,但其文学成就却永垂不朽,值得后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