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积温】积温是农业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描述某一地区在特定生长季节内,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累积影响。它通过将每天的平均气温与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相比较,计算出一定时间内温度的总和,从而判断作物是否能够正常生长。
一、积温的定义
积温(Growing Degree Days, GDD)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日平均气温超过某一基准温度(通常为10℃或5℃)的温度值之和。它是衡量热量资源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如作物品种选择、播种期安排和产量预测等。
二、积温的作用
| 作用 | 说明 |
| 作物生长评估 | 判断作物是否达到成熟所需热量 |
| 播种时间参考 | 帮助农民确定最佳播种时间 |
| 品种选择依据 | 不同作物对积温需求不同,指导品种选用 |
| 病虫害预测 | 温度变化影响病虫害发生规律 |
三、积温的计算方法
积温的计算公式如下:
$$
\text{积温} = \sum_{i=1}^{n} (\text{日平均气温} - \text{基准温度})
$$
其中:
- 日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2
- 基准温度根据作物种类而定,常见为10℃或5℃
- 若日平均气温低于基准温度,则不计入积温
四、不同作物的积温需求(示例)
| 作物 | 积温范围(℃·天) | 备注 |
| 小麦 | 1200~1600 | 春小麦需较低,冬小麦较高 |
| 玉米 | 2300~2800 | 对热量要求较高 |
| 水稻 | 2000~2500 | 需要较多积温以保证灌浆 |
| 大豆 | 1800~2200 | 生长期较短,积温需求适中 |
五、积温的应用实例
在北方地区种植玉米时,农民会根据当地历年积温数据,结合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如果某年积温偏少,可能需要选择早熟品种,避免因生长期不足导致减产。
六、总结
积温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气候指标,它不仅反映了温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还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了解并掌握积温的计算与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