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勒功的意思】“燕然勒功”是一个源自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功成名就的壮举。该词最早出自《后汉书·窦宪传》,讲述的是东汉名将窦宪北击匈奴,大破敌军,并在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记功的故事。
一、
“燕然勒功”原意是指在燕然山上刻字记功,象征着军事胜利和功勋卓著。后世多用此词来形容将士在边疆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壮举。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荣耀与辉煌,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忠诚、勇敢与功绩的崇敬之情。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窦宪传》 |
原意 | 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表示战功显赫 |
典故背景 | 东汉时期,窦宪率军击败匈奴,于燕然山刻碑纪功 |
引申义 | 比喻在边疆或战场上建立卓越功勋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赞扬将士英勇作战、建功立业 |
文化意义 | 象征忠诚、勇敢与国家荣誉 |
现代应用 | 常见于文学作品、历史评论中,强调功绩与精神 |
三、结语
“燕然勒功”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事件,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了古代将士为国效力、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也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由来与内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民族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