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父母是什么意思】“哀哀父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句话表达了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切感激与无限怀念之情。
“哀哀”是形容词,表示悲痛、哀伤的样子;“父母”则是指父亲和母亲。整句的意思是:可怜的父母啊,你们生养我,辛苦劳累,恩情深重,我却无法报答。
“哀哀父母”表达的是对父母辛劳养育之恩的感恩与哀思,常用于表达对已故父母的思念和未能尽孝的遗憾。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强调亲情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孝道的传统价值观。
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情感色彩 |
哀哀 | 悲痛、哀伤的样子 | 《诗经·小雅·蓼莪》 | 形容父母的辛苦与子女的悲痛 | 悲痛、敬仰 |
父母 | 父亲和母亲 | 《诗经·小雅·蓼莪》 | 指代养育自己的亲人 | 亲情、感恩 |
哀哀父母 | 对父母的深切怀念与感激 | 《诗经·小雅·蓼莪》 | 多用于诗歌、文学作品中表达孝道 | 悲悯、敬爱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哀哀父母”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亲情的高度重视。